成功战略看执行:“瑜不怨瑕”                              
2024-09-17 09:46:08
  • 0
  • 0
  • 0

成功战略看执行:“瑜不怨瑕”

张华强

公众微信号《商坛论衡》

执行“没有任何借口”的口号在经济粗放发展阶段受到大力推崇,那隐含的一个前提是干什么都能赚钱。而在质量发展中就不一样了,创新,就需要容忍挫折,当然也需要容忍存在瑕疵的过渡阶段,不能将执行力过度理想化。最近又看了几集电视连续剧《跨过鸭绿江》,受到一个新的启示就是,战略决策与战略实施对执行力的要求有所不同;对于成功的战略而言,执行中的阴差阳错瑕不掩瑜,反过来说则是“瑜不怨瑕”。

战略决策与实施对执行的要求有别

志愿军入朝的第一次战役无疑取得了成功,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实现了预定的战略目标。但是担负“扎口袋”、“包饺子”任务的38军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及时赶到指定位置,敌人发现势头不好后得以仓皇后撤,致使志愿军的预期战果打了折扣。在对待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最高统帅只字未提;而彭总则非常生气,批评38军军长是“鼠将”,让这位后来被誉为万岁军的军长当时几乎无地自容。

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战略既定决策与战略的具体实施毕竟有所不同。一般说来,战略的决策层面,对执行的要求更为宏观,看大局,看主流,看总体效果。也就是说,战略对执行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一些随机处置更具有决定意义。比如当改革开放成为既定国策后,具体应该如何实施,就允许“摸着石头过河”,不会因为有苍蝇蚊子进来就重新关住窗户。而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就不一样了,一旦选定了实施方案,就必须各负其责,各个环节不能打折扣,否则就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当改革开放进入质量发展的实施阶段之后,科工贸的发展路径就会得到强化,创新攻坚就必须有硬核突破;这时候就没有必要拿贸工技的路径说事,事实上那往往也会被别人“卡脖子”。

如果说战略既定决策与战略具体实施的这种区别,反映了管理层次性,那么与此相对应的,是执行的层次性。战略的实施无疑是对战略既定决策的执行,然而它本身也是一种管理,离不开下级管理者的执行;只不过更需要强化执行意志,更需要强调执行质量,并且要以阶段性目标对执行进行考核,需要强调阶段性目标的严肃性,以保持团队应有的执行力。这里所说的下级管理者,实际上也可能居于较高的领导职位,关乎一个板块的成败,对他们理应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在执行中出现的瑕疵,往往会构成现实的差距,相对于执行系统,这就会成为一个短板。按照“木桶原理”,这决定着执行系统的整体水平。要想提升整体执行水平,当然亟需要补齐短板。

所谓现实的差距,是相对于预期目标、指标的分解而言,战略实施层面对执行坚持高标准要求并非刻意加码。对于组织局部而言也是一样,既然目标、指标是确定的,有差距或者有水分固然不行,但随意加码也不足取;局部组织的管理者作为中间环节,既不能做隔热层,也不能做加码器。另外,战略实施层面对执行坚持高标准也不等于理想化,按照理想化的状态要求下级往往等于强加于人强加于人。比如餐饮平台为了缩短外卖送餐时间,用网络算法选取最短路径计算骑行时间,控制外卖骑手,达不到要求就认定为有执行瑕疵,予以处罚,被媒体称之为“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这种方法看起来科学,实际上忽略了天气、路况等变化带来的延迟因素,迫使骑手赶路会带来很多风险。

厘清执行瑕疵与执行不力的是与非

需要指出的是,执行瑕疵与执行不力不同。我们虽然可以强调执行“没有任何借口”,但也不等于不问是非曲直。从这个意义上讲,战略实施对执行瑕疵的态度与战略决策有些不一致是正常的。战略决策重在确认执行现状以及由此带来的形势的变化,着眼于在宏观上如何调整战略;而战略实施则需要考虑如何扬长避短,吃一堑长一智,以利再战,更好地落实战略要求。两者对执行力的呵护、期许是一致的。

执行瑕疵应该是坚决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战略实施层面对是恨铁不成钢。由于执行瑕疵造成的差距作为一种既定事实,无可否认。但是对执行者来说,不是不想实现预定目标,或者对预定目标的实现有过怀疑或者犹豫,恰恰是为更好的实现战略意图出现的错误。执行者自己对瑕疵的存在也是痛心疾首,并没有试图推卸自己的责任。这就表明,这样的执行团队还是值得信赖的;这也是战略决策对执行瑕疵没有特别予以强调的重要原因。相反,如果执行者文过饰非,努力掩盖瑕疵,那就可能存在着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在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种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所谓的执行瑕疵往往是故意扭曲造成的,需要解决的是价值观认同或者利益诉求方向一致性的课题。

瑕疵的出现或许是受到客观制约,但战略实施层面对瑕疵的存在不能轻描淡写。战略的制定本身需要考虑或者赋予执行者相应的自主权,发挥他们的潜能,共同适应客观形式的变化。这就表明,下级的随机处置是属于创新还是瑕疵,是根据其实际效果由战略决策层面认定、认可。入朝作战的最初设想是在预定区域设防,截住“联合国军”再寻找战机。而实际上战争序幕的拉开却是一场遭遇战:志愿军第40军118师在两水洞地区与南朝鲜军一部不期而遇,采取拦头、截尾、斩腰的战法将其全歼。这一天后来被确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表明最高统帅部充分肯定了其战略意义。战略决策层面没有予以明确认可的行为,那就意味着是一种舍弃;战略实施层面对由此带来的资源消耗或机会错失当然不能无动于衷。

瑕疵背后往往有巨大的付出,战略实施层面对资源消耗需要问责。执行瑕疵与故意的执行扭曲不同,不仅付出了切实的努力,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38军尽管在整体上没有赶到指定位置,但是所属部队在飞虎山出色地完成了指定的阻击任务。其335团顶着数百门大炮和数百架飞机的轰炸,阻击南朝鲜军一个师和美军一部。战士们吃不上饭的情况下啃着石头作战,硬是坚持整整五天,毙伤俘敌一千八百人,使敌人始终未能前进一步。彭总在严厉批评38军军长的同时,对飞虎山阻击敌人战士也表达了由衷地感叹。但功是功过是过,不能用基层组织的艰苦付出掩盖高层领导职位行为出现的瑕疵,否则那同样是对基层执行力的不尊重。

因势利导促进战略的阶段性进展

形势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战略目标的实现往往是需要逐步推演的,离不开知彼知己的正确研判。其中知己的部分就包括对执行瑕疵背后所体现的执行局限性和执行力现状,并且要善于促进执行劣势向优势的转化。在战略目标的逐步推演中,不同阶段的前后相继同时也考验着战略定力。从而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与执行力提升的统一,从而将执行瑕疵转化为执行优势,获得完美的执行力。

战略的阶段性推演需要积极适应执行后果,这同样是应该没有任何借口的。如果说战略的制定离不开对执行基础的总体考量,那么有什么样的执行实力也决定着什么样的战略部署更为合适,执行水平是战略实施的重要实力基础,需要把握好这种实现战略目标的底气。所谓靠实力说话,对其中也包括对执行瑕疵的出现在整体形势所带来变化的分析,在确定其影响程度之后,可以对战略的推演做出新的调整,进行新的部署。38军在第一次战役中没有及时赶到指定战场,虽然是一种瑕疵,但是问题的另一面是,志愿军大部队运动的实力由此没有暴露,突然性的构想犹存。最高统帅部利用这一点,通过对舆情的操控继续迷惑敌人,诱敌深入,布开了新的口袋阵,实现了战略决策与执行力的良性互动。

促进战略阶段性进展需要在战略实施、展开层面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激励,不能良莠不分。虽然在战略决策层面似乎“瑜不怨瑕”,在战略实施层面需要较真,那是为了及时“去瑕”,以便掌握对执行操控的主动权。由于瑕疵的存在是客观的,执行层面自己也难以回避,十分痛心。这表明的是上下同欲,都在追求卓越,对胜利志在必得。这一点有些像芯片领域的攻关。在对先进技术的运用中“缺芯”,被美国西方“卡脖子”,无疑属于一种瑕疵,国内舆论对“贸工技”路径的不足提出严重质疑完全可以理解。问题在于,“缺芯”背后不能“少魂”。民族骨干企业激发需要自己的创新精神,在国家创新战略的支持下加大投入,致力于在芯片领域异军突起。

着眼于战略实施的可持续性,促进执行团队完成“鹰的重生”。战略实施层面对瑕疵的较真,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为了促进其转化,在执行实践中如同知耻而后勇一样,知瑕疵而追求完美。38军在第二次战役果然做到了这一点,在执行快速穿插部署中,其下辖113师竟然能14小时内负重狂奔七十多公里,从德川杀奔三所里,奇迹般封死了美军后撤之路,使强大的美军在装备落后的中国军队面前陷入绝境。彭总获悉后立即发出“38军万岁”的电文,使得万岁军的名号享誉中外。彭总的这种不吝赞美之词,也是一种不计前嫌的指挥艺术,属于“瑜不怨瑕”式的充分肯定。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只要管理者善于激发他们的潜力,就能保证战略实施的最终成功。

谢谢关注公众微信号《商坛论衡》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